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的型號要怎麼看? 3 分鐘快速掌握!

想知道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的世代與性能差異,或是如何與 AMD 處理器比較效能?本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Core Ultra 的世代區分、性能等級與功能代號,讓您快速掌握從入門 Ultra 5 到頂級 Ultra 9 的選擇重點,了解不同代號如 K、H、U 等背後代表的意義。

無論您是日常用戶、遊戲玩家還是專業創作者,透過三分鐘的閱讀,您將了解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需求的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輕鬆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若您想了解更多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可參考「Intel Core Ultra 是什麼? Core Ultra 處理器要如何選擇?」此篇文章。

Core Ultra 世代區分

Core Ultra 世代區分是透過處理器型號的第一個數字來辨識。例如 Ultra 7 165H 和 265H 中,「1」和「2」分別代表不同的處理器世代。

165H 屬於第一代 Core Ultra 處理器,而 265H 則是第二代產品。每一代處理器通常帶來架構改進、效能提升或新功能,因此同等級但較新世代的處理器(如 265H)通常會比舊世代(如 165H)有更好的效能、更高的能源效率或更強的 AI 運算能力。

Core Ultra 性能等級

等級描述
Core Ultra 5入門級,適合日常辦公、網頁瀏覽與輕量 AI 應用
Core Ultra 7中高階,適合遊戲、多工處理與中度 AI 任務
Core Ultra 9頂級,適合專業創作、3A 遊戲與高效 AI 運算

Intel Core Ultra 與過往的 Core i5、i7 與 i9 一樣分成三個等級,分別為 Ultra 5、7、9。 各等級針對不同使用族群而設計:Ultra 5 適合日常辦公、網頁瀏覽與輕量 AI 應用的入門使用者;Ultra 7 針對遊戲玩家、需要多工處理與中度 AI 任務的中高階用戶;而 Ultra 9 則滿足專業創作者、3A 遊戲愛好者與需要高效 AI 運算的專業用戶需求。

Core Ultra 處理器不同性能等級的差異

型號核心數(P+E)執行緒數L3 快取(MB)P-core 最大渦輪頻率(GHz)基礎功率(W)最大渦輪功率(W)
Core Ultra 9 28524 (8+16)2440最高 5.5125250
Core Ultra 7 26520 (8+12)2030最高 5.265182
Core Ultra 5 24514 (6+8)1424最高 5.165121

從上面的 Core Ultra 桌上型處理器比較表可清楚了解,不同性能等級在總核心數、執行緒、L3 快取、P 核最高頻率、基礎功率和最大功率各方面都有明顯差異。

對於許多專業用戶來說,核心數量的差異對軟體的流暢度影響非常明顯,特別是像Adobe、Autodesk 或 Ansys 等專業軟體。 因此,若需要經常執行多平行處理的任務,Core Ultra 9 或 Ultra 7 能提供更佳效能表現。

Core Ultra 功能代號

代號功能描述
K已解鎖可超頻
F無內建顯示核心
KF可超頻且無內建顯示核心
HX極致高效能
H高效能
V輕薄高效能
U超低功耗

Core Ultra 處理器除了性能分級外,也採用不同的功能代號來區分處理器的獨特功能,例如 Core Ultra 7 系列又分為 Ultra 7 265K、265KF、265F 和 265 四種型號。

K 代號表示處理器已解鎖可超頻,讓使用者能夠調整時脈來提升效能。 F 代號則表示該處理器無內建顯示核心,需要搭配獨立顯示卡使用,而 KF 代號則同時具備可超頻能力且無內建顯示核心的特性。

沒有代號的處理器則是標準版本,通常具有內建顯示核心但不支援超頻功能。這類處理器適合一般使用者,提供穩定的效能表現並帶有內顯核心,可以不需額外獨立顯示卡也能顯示畫面,適合辦公、日常使用及輕度創作等場景,是最基本且普及的處理器型號。

此外,Core Ultra 筆記型電腦處理器則分為 HX、H、V 和 U 四種代號。HX 和 H 代表高性能處理器,擁有較高的核心數與時脈速度,但功耗較高,經常出現在工作站或電競等高效能筆記型電腦中。V 和 U 則屬於低功耗系列,經常出現在追求極致輕薄的商務筆記型電腦中。

Core Ultra 處理器不同功能代號的差異

型號核心數(P+E)執行緒數L3 快取(MB)P-core 最大渦輪頻率(GHz)基礎功率(W)最大渦輪功率(W)
Core Ultra 7 265HX20 (8+12)2030最高 5.355160
Core Ultra 7 265H16 (6+8+2)1624最高 5.32860
Core Ultra 7 265U12 (6+8+2)1412最高 5.31557
Core Ultra 7 268V8 (4+4)812最高 5.01737

從上面的四個不同功能代號的 Core Ultra 7 處理器比較表中可以發現,HX 和 H 系列擁有較高的核心數、執行緒數和 L3 快取,基礎功率和最大渦輪功率也都相對較高。

若因專業任務需求而選擇 HX 和 H 系列處理器,需要特別注意筆記型電腦的散熱性能,若選擇功耗較低的 U 和 V 系列,則需要評估核心數是否足夠應付您的工作負載。因此,選購時應根據自身使用場景和移動需求做出平衡的選擇,並參考專業評測報告中有關實際使用溫度和效能穩定性的測試結果。

高效能處理器在長時間重度使用時可能面臨散熱瓶頸,導致效能降頻,而低功耗處理器雖然發熱較少,電池續航力更佳,但可能在處理多任務或資源密集型應用時顯得力不從心。

Intel Core Ultra 和 AMD 處理器要如何比較性能?

Intel 和 AMD 是許多用戶在選擇處理器時會遇到的兩大主要選擇。這兩家公司長期在處理器市場競爭,各自提供不同特色與優勢的產品。不過,一般來說,不同品牌的處理器無法直接使用規格表來比較,因為不同品牌的架構設計、指令集和效能優化方式各不相同。

單純比較核心數量、時脈速度或快取大小等數字規格並不能完全反映實際使用體驗。更準確的比較方式是透過各種標準化基準測試和實際應用場景測試,才能了解在特定工作負載下各處理器的真實表現。

passmark cpu mark

用戶可以透過 Passmark 第三方評測網站來比較不同處理器的效能。Passmark CPU Mark 是涵蓋單核心和多核心性能、遊戲效能、創作應用效能等多方面的測試評估指標,能夠提供較為全面的處理器綜合表現數據。

結論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透過型號的第一個數字區分世代(如 165H 為第一代,265H 為第二代),新世代通常帶來效能與效率提升。性能等級分為 Ultra 5、7、9,滿足從日常使用到專業創作的需求,而功能代號(如 K、F、HX、H、U 等)則進一步定義超頻能力、內顯與功耗特性。

高效能的 HX、H 系列適合重度任務,但需注意散熱,低功耗的 U、V 系列則提升續航,卻可能犧牲處理能力。若想與AMD 處理器比較時,建議參考 Passmark CPU Mark 等基準測試,評估單核心、多核心及應用場景的實際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