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QR code 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在疫情期間的「防疫實聯制」,或是在結帳時使用「行動支付」,QR code 都已經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拿起手機「掃」一下 QR code,就能輕鬆獲得裡面的資訊。

而 QR Code 是什麼呢?它是誰發明的?除了實聯制以外又有哪些實際應用案例呢?本篇文章將介紹 Qrcode 的發展與應用。

QR Code 的發明與歷史

QR Code 是在 1994 年由日本汽車零件公司的技術室長原昌宏所發明,而發想的靈感是來自於他平常的興趣「圍棋」。

QR Code 之所以被發明出來,主要是因為傳統一維條碼所能涵蓋的資訊量有限,在製造廠區進行零件管理經常要連續讀取 8-10 個的條碼才能夠獲取零件的完整資訊,對於這樣的工作效率與繁瑣的管理作業,引發了多數職員的抱怨,也因此讓原昌宏決心要開發一種能一次能獲取「大量資訊」以及「迅速掃描」的新型條碼,那就是現在常見的 QR Code。

QR Code 有哪幾種格式?

QR Code 屬於二維條碼的一種,而常見的 QR Code 依據儲存密度與結構共可區分為「 40 種」不同尺寸的版本資訊,通常以「Version」來表示,每增加一個 Version,長跟寬會各增加 4 個模組,Version 越高 QR Code 的尺寸也會越大,所能夠儲存的資訊量也就越多,而 Version 1 代表 21 x 21 模組,Version 40 則為 177 x 177 模組,在數字方面能儲存最多 7,089 個字元。

QR Code 的三種特性

  • 擁有容錯能力,即便條碼汙損也能讀取
  • 無須刻意調整掃碼角度,任一方向都能讀取
  • 能夠儲存更多的資訊,且不僅限於數字

QR Code 的 QR 來自於英文「Quick Response」的縮寫,因為當初的發明目標就是為了要能夠「快速回應」。

QR Code 的 QR 而 QR Code 能比傳統一維條碼擁有更快速的讀取回應,主要是因為有以下三種特性:

擁有容錯能力,即便條碼汙損也能讀取

QR Code 容錯等級

QR Code 擁有的容錯能力指的是當條碼上有污漬或有部分破損時,也能自動填補數據,讓條碼中儲存的資訊能夠完整的辨識。

QR Code 的容錯能力分為 L、M、Q、H 四個等級,尺寸越大的 QR Code 擁有的容錯能力就越高,而等級 M 的 QR Code 是目前較為常見的類型。

無須刻意調整掃碼角度,任一方向都能讀取

QR Code 定位標誌

QR Code 以正方形呈現,在上方兩側與左下的角落設有類似「回」字的圖案,這是用來辨識定位的標誌,若是少了其中一個則會影響辨識,也因為有此定位標誌讓 QR Code 擁有全方位讀取的特性,無論以任何角度掃描,資料都能被快速且正確的讀取。

能夠儲存更多的資訊,且不僅限於數字

Version 40 的儲存容量

傳統一維條碼最大的儲存容量大約是 30 字元左右,而 QR Code 屬於矩陣式的二維條碼,在「橫向」與「縱向」兩者間都能同時儲存資料,因此能在小面積中儲存大量的資訊。

QR Code 與傳統一維條碼另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儲存的資訊種類,除了數字之外還能夠儲存字母、二進位數(8bits)、日文片假名及漢字,因此 QR Code 的掃描結果可以直接代表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網址。

QR Code 的應用案例

  • 農委會推動臺灣農產品的生產追溯
  • 台灣高鐵的乘車票證電子化
  • 具個人化行銷的數位名片
  • Amazon Go 無人商店的身分識別
  • 財政部推行電子發票格式統一化

農委會推動臺灣農產品的生產追溯

台灣農委會自民國 104 年起積極推廣臺灣農產品生產溯源,即是在產品包裝上貼上儲存有產品生產資訊的 QR Code。對於消費民眾而言只需要利用自己的手機掃描,便能看到產品的生產流程、栽培日誌或生產者經營理念等,讓消費者能更瞭解產品的相關資訊;而在管理方面,當產品存有安全品質疑慮時,可以利用追溯條碼快速掌握問題產品批次,降低回收風險。

台灣高鐵的乘車票證電子化

台灣高鐵公司於 2012 年正式推出「T-EX行動購票」App,在手機上就能完成訂位、付款與取票,台灣高鐵提供乘車票證電子化服務,因此發售的每張乘車票證都含有一個 QR Code,儲存有出發日期、出發地與目的地等乘車相關資訊,只要乘客在閘門處開啟 QR Code 畫面進行掃描就可以直接開啟閘門通關,完成快速又環保的乘車體驗。

具個人化行銷的數位名片

業務人員經常需要提供名片給客戶,但紙本的名片篇幅有限,且客戶需要手動輸入業務的聯絡資料,若是直接在名片上印刷存有個人化 URL 的 QR Code,例如掃描就能跳出 Line 的加入好友、線上預約表單或業務的個人社群網站等,都能夠加速與加深客戶與業務之間的聯繫。

Amazon Go 無人商店的身分識別

Amazon 於 2018 年正式對外推出無人商店,消費者只需要先下載「Amazon Go」App 並完成註冊,即會取得一個作為交易身分鑑別資訊的 QR Code,只需對著入口閘門掃描 QR Code 就可進入,強調「拿了就走」的全新零售體驗,讓消費者可以更方便、更省時的完成購物。

財政部推行電子發票格式統一化

為了方面民眾收納與提高識別度,財政部自民國 103 年起對紙本電子發票訂定統一格式,一律採用 5.7cm 寬與 9 cm 長的定長格式,將發票與消費明細分開,除非民眾主動索取,否則商家不再提供消費明細,若民眾要查詢消費明細靠的就是掃描電子發票上的兩個 QR Code,如此一來不但能減輕民眾整理發票負擔,同時能減少用紙與印刷達到環保效果。

如何製作 QR Code 條碼?

QR Code 在 2000 年 6 月時獲取國際標準 ISO/IEC18004 認證,雖由日本 Denso Wave 公司持有專利權益,但也將 QR Code 的規格公開,只要遵守國際規格任何人無須經過申請都可以自由地免費使用。

想進一步了解有哪些方式可以製作 QR Code 條碼,可以參考「【3分鐘】免費製作一、二維(QRCode)的條碼產生器」這篇文章,無論是要製作一維條碼或是二維的 QR Code 條碼,文章中都有非常詳細的教學說明。

常見的 QR Code 掃描方式

  • 手機
  • 電腦
  • 條碼掃描器

QR Code 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帶來極大的改變,已逐漸發展成為最先進的服務方式,絕大部分的 QR Code 都能夠透過智慧型手機的相機進行掃描,但 QR Code 儲存的內容與尺寸不盡相同,並非所有的 QR Code 都適用同一種掃描方式。

手機

在戶外可見的 QR Code 幾乎都能使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相機鏡頭進行掃描,並由解碼軟體自動解讀條碼儲存的訊息,再將其顯示在手機畫面中。

若您事先知道 QR Code 所代表的內容,例如朋友提供 Line 的加入好友 QR Code,或是電子發票上的 QR Code,那就能夠直接利用對應的應用程式進行掃描,像是 Line App、雲端發票 App,可以加速解碼後的結果運行。

電腦

帶有網址的 QR Code 能利用關鍵字搜尋 QR Code 線上掃描器,就會有非常多可上傳 QR Code 圖檔的網站能幫忙解讀條碼資訊,甚至也能直接利用 Chrome 瀏覽器的外掛程式,只需在電腦螢幕中的 QR Code 上點擊右鍵並按下解碼選項即可取得條碼資訊。

條碼掃描器

當今日需讀取的 QR Code 數量較多,且不需要即時查看解讀的資訊,例如倉儲人員進行進/出貨的管理,那麼就很適合利用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條碼掃描器,例如 Zebra 的 DS2208,而且商用的條碼掃描器大多擁有比手機更好的防護與耐摔效果,可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而當 QR Code 的條碼密度在 7.5 密耳(mil)以下就被稱做高密度條碼,條碼的密度越高,對條碼掃描器所要求的讀取性能也就越高,例如解析度,而這種高密度條碼經常會出現在精密的電子零件上,此時就須要利用專門讀取電子零件上極小條碼的條碼掃描器(QR Code Scanner),例如 Zebra 的 DS4608

結論

QR Code 發展至今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與商機,透過 QR Code 的特性,我們能夠儲存更大量的資料,即便 QR Code 遭受汙損也能很輕易地被讀取,不過當然還是要依照條碼的解碼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掃描方式。如果您不確定您的 QR Code 條碼適合使用哪一種條碼掃描器,歡迎與我們聯絡